“培训高效紧凑、重点突出、内容丰富,为我们今后履职尽责明晰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我将不断提升履职能力,管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10月12日,榆林市榆阳区人大代表李云说。
为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今年以来,榆阳区人大常委会对全体人大代表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对人大代表联络站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题业务辅导培训。
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榆阳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区工作大局,结合人大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抓监督、丰富载体促履职、强化自身提效能,进一步强化高质量项目硬支撑、营商环境硬基础、干部作风能力硬保障,为群众提供更好、更高效的服务。
突出重点抓监督
“我在这个路段做生意很多年了,以前这里堵车严重,下雨天雨水还会倒灌上来。现在改造完成了,管道铺好了,交通畅通了,我们的生意也一定会越来越好。”榆阳区文化南路上的商户马文兵说。
“针对推进文化南路改造项目这项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将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监督,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将依法适时启用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手段。”榆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林在文化南路改造项目推进会上说。
今年以来,榆阳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实施监督,进一步强化高质量项目硬支撑,在例行听取审议上半年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的同时,着力动态跟踪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组织人大代表集中视察监督,支持政府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高质量项目高效实施。
榆阳区人大常委会还开展采空塌陷区治理情况调研,建议政府依法管煤、安全产煤、高效用煤,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同时高度重视做好煤矿采空塌陷区治理,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实现经济项目与生态项目双双高质量;跟踪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决议落实情况,支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保障需求;坚持开展人大信访工作,依法排查风险、化解矛盾,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坚持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监督,让审议成果落地见效,把人民意愿转化为“一府一委两院”的实际行动。
丰富载体促履职
“孩子们平常不在家,我就来服务中心和老伙伴们打打牌、下下棋、聊聊天,饭也在这里吃,每天的生活都很惬意。”在榆阳区崇文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下象棋的老人马文斌说。
榆阳区人大代表高峰在崇文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接访时,群众向他反映辖区老年人存在吃饭难、看病难、照看难等问题。经过人大代表实地调研、多方协调座谈,很快,拥有日间照料、便民服务、医养康复、生活护理、教体娱乐、智慧适老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功能的崇文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启用,满足了周边4000余名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榆阳区人大常委会以建设和运营好人大代表联络站为重点,着力搭建人大代表联系交流平台、培训学习平台、服务保障平台、建议办理平台,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目前,榆阳区人大常委会指导建成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31个、人大代表村(居)联络站104个。
在重视建好联络站的同时,榆阳区人大常委会注重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充分发挥联络站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积极开展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联系属地企业等活动,通过走访调研、考察视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选议题,精准发力,结合榆阳区实际建言献策,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强化自身提效能
今年8月,榆阳区人大常委会考察组先后赴西安市雁塔区、新城区考察学习,加强双方在课题研究、人大工作案例进课堂、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训等方面的交流,推动榆阳区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西安市雁塔区、新城区人大在发挥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作用、联系服务人大代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反映社情民意、为民办实事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榆阳区人大常委会人代选工委主任杨帆说。
榆阳区人大常委会切实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用力抓好自身建设,常态化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机关干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等,增强运用科学理论、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做好人大工作的能力。
与此同时,榆阳区人大常委会以选优配强工作机构负责人为重点,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工作人员,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劲头;将调查研究作为履职重要基础,坚持深入基层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推动解决问题;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工作基本功,做到了视察检查先学法、讨论问题不离法、行使职权依据法、作出决议决定符合法;密切与兄弟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沟通联系、交流借鉴、共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