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作为一种慰藉心灵、开阔视野的活动,对于老年人而言,既能丰富晚年生活,又能启发智慧,保持思想活力。如今,无论是图书馆的静谧角落,还是书店的温馨空间,随处都能看到老年读者专注的身影。
打造适老化阅读环境
推进老年阅读工作,既需要多元化、更优质的服务内容,也离不开良好的适老化阅读环境。如今,图书馆等公共阅读空间正积极致力于打造良好的老年阅读环境,提升老年读者的阅读体验。
1月3日,走进陕西省图书馆,温馨舒适的适老化阅读环境让人眼前一亮。馆内光线柔和明亮,桌椅高度适中,书架之间的通道宽敞平坦,各楼层都有直达的电梯,方便老年读者进出和前往各楼层借阅区。
“图书馆每一层都设有老花镜、放大镜取用区,如果您有需求,可以随时领取使用。”图书馆的咨询台前,工作人员正向一位老年读者介绍。
记者了解到,为了营造舒适、便利的环境,让老年读者能够安心享受阅读乐趣,陕西省图书馆专门针对老年读者订购了报纸、杂志,涵盖保健养生、文学、旅游、书法等内容,还为老年读者提供一对一服务。
“现在,图书馆的环境越来越好,对老年人的服务也很周到。在这里看书,我感觉特别舒心。”常来图书馆的老年读者李慈文高兴地说。
除了图书馆,城市中的一些书店也在积极改善老年阅读环境,提供各类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并配备读书台灯、老花镜等,满足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
扩大老年读物供给
老年群体的阅读需求和其他年龄群体的阅读需求不尽相同,更好地满足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增加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是关键。
日前,民政部、全国老龄办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老年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老年读物供给,鼓励出版单位按照老年人需求分层分类优化出版结构。通过提高读物质量,让老年人获得更有针对性、更全面的学习资源。那么,什么样的读物才算是老年读物?老年人喜欢看什么书?
1月1日,在西安市新城区的一家书店,70岁的罗家兴正和几位老朋友在店里闲逛。
谈起喜欢的读物,几位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我喜欢看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名人传记。”“我经常看的是一些省内外的报刊,关注当前的时事。”“我觉得保健养生类的书刊挺有意思,看完之后还经常和家人分享其中的知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各自喜欢的读物,也谈论起对老年读物的期待。
“希望字体能大一点。”“希望在纸质书籍的基础上,增加音频二维码,让我们扫个码就能听。”“有些书中涉及网络用语,我们看不懂,希望书中能进行注释。”……老人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诉求。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适合我们老年人的读物。”罗家兴笑着说。
丰富老年阅读活动
满足老年群体对阅读的需求,出版好书只是一方面,为老人组织阅读活动也很重要。
为了丰富离退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老有所学”的浓厚氛围,西北工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前不久举办了一场老年阅读活动。离退休老人积极参与,欢聚一堂,有的沉浸于经典文学著作的阅读,有的专注于时政热点的深入解读,有的则在养生保健知识中探寻健康的奥秘……
老教授宋元梁感慨地说:“阅读让我们能紧跟时代步伐。举办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还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平台,增进了大家的感情。”
为了激发老年群体的阅读热情,一些图书馆和文化机构也积极开展老年阅读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知名作家、学者举办文学讲座,解读经典作品;开展书法、绘画与诗词创作培训,让有兴趣的老人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升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阅读可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石英表示,对于老年人而言,阅读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持续学习新知识的渠道,激发了他们的思考能力,慰藉了心灵,促进了身心健康。因此,全社会应重视老年人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更便利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