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热点聚焦 政治党建 社会法治 文体旅游 科教卫生 专题报道 三秦纵览
荟萃网 > 科教卫生

2024年以来,陕西各地“爱心妈妈”结对帮扶2.1万名留守、困境儿童——

让更多孩子茁壮成长

作者:杨小玲
发布:2025-02-06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1月16日,在澄城县城关街道大市场社区,“爱心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剪纸(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在三秦大地,有这样一群“爱心妈妈”:她们来自社会各界,与留守、困境儿童结对,在工作之余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关爱和帮扶;她们助力孩子突破自我,勇敢追逐梦想;她们用爱守护孩子,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以真心呵护童心

在西安市鄠邑区,每一位“爱心妈妈”都有结对帮扶的孩子。企业家杜鸿颖就结对帮扶8岁的“女儿”圆圆。圆圆家情况比较特殊。圆圆的父亲残疾,母亲因病长期卧床,圆圆平时主要靠奶奶照顾。初见面时,圆圆攥紧双手、低垂着脑袋,胆怯无助的模样让杜鸿颖心疼。她决定尽己所能去帮助这个孩子。

周末,杜鸿颖带圆圆出去玩;节假日,杜鸿颖带她去购物;杜鸿颖还为圆圆提供助学金……就在杜鸿颖以为性格内向的圆圆变得开朗时,圆圆的一个电话让她的心一下子又揪紧了。在电话中,圆圆向杜鸿颖哭诉,班里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有意无意地孤立她,还嘲笑她的家人……

杜鸿颖很快意识到,仅靠自己一个人的陪伴远远不够,还需要帮助圆圆适应环境,融入集体。于是,她带着圆圆和周围的邻居聊天,引导大家平等地看待圆圆;她还和老师做好配合,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渐渐地,圆圆的朋友多了起来。

这是我省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我省组织万名妇联干部大走访,全面摸清底数,推动村、社区建立结对关爱工作台账,制定“一童一档一策”结对方案,共有2.1万名留守、困境儿童与“爱心妈妈”一对一结对,感受“妈妈”的温暖与关爱。

用关爱护航成长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2023年甘泉县妇联组织志愿者成立“苔花妈妈”志愿服务队以来,她们定期走进学校,关爱留守、困境儿童,解决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每逢周二,“苔花妈妈”便会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开展一系列兴趣培养活动。同时,“苔花妈妈”还会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及关爱活动,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身心健康、学业情况以及日常生活状况,及时为他们送上温暖与关爱。

身边有爱,眼里有光。几次活动后,原本沉默寡言的小雅变得开朗了许多。她说:“我喜欢跟‘苔花妈妈’一起玩游戏,尤其和她们一起跳兔子舞、一起唱歌,让我觉得很快乐。”

“‘苔花妈妈’不仅是一个称呼,还是一种温暖的女性力量,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心妈妈’的使命与承诺。”1月27日,甘泉县妇联主席张轶燊说,每位“苔花妈妈”都会根据自己的特长,提供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省号召各级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最美家庭代表及各行各业爱心志愿者争当“爱心妈妈”,各地先后涌现出“检察官爱心妈妈”“蓝焰爱心妈妈”“苔花妈妈”等多支特色服务队,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关爱活动8923场次。

为孩子打造幸福乐园

在榆林市榆阳区航宇路街道航宇路社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课堂——“禾苗课堂”。“禾苗课堂”设立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每逢周末及寒暑假,“爱心妈妈”就会在这里为社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红色研学等服务,让“小禾苗”得到照顾和关爱。

媛媛因为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每逢周末,她就到“禾苗课堂”,和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刚到“禾苗课堂”时,媛媛胆小怯弱、沉默寡言。在“爱心妈妈”日复一日的鼓励下,媛媛渐渐变得勇敢自信,学习也有了进步,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大学期间,媛媛心怀感恩,每年寒暑假都会加入“禾苗课堂”,用所学知识帮扶“小禾苗”健康成长。如今,媛媛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每到节假日,她依然会走进“禾苗课堂”,将这份爱与温暖传递下去。

“禾苗课堂”由巾帼志愿者贺莎莲发起并成立。“除了为孩子们辅导作业,‘爱心妈妈’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为孩子们教授音乐、绘画、舞蹈等才艺,在六一儿童节、元旦等节日举办文艺联欢会,让孩子们展示才艺,增强自信。”贺莎莲介绍。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爱心妈妈”阵地建设,打造“社区家长学校+秦女子禾苗课堂”多对多阵地服务模式,就近就便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暖心服务。

“我省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做法得到了全国妇联的肯定和推广。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关爱机制,让更多孩子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部长褚海霏表示。(记者 杨小玲

编辑:王轩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