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中旬开始,陕南各地除了金灿灿的油菜花,山茱萸花、梨花、樱桃花等也争奇斗艳。随着各类花儿竞相绽放,各地纷纷推出精彩纷呈的赏花活动,吸引游客追花逐景。赏花热潮不仅给当地带来流量,还带动了文旅、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出游赏花,体现了消费者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花卉资源的地域性、独特性、季节性特点,使赏花经济面临诸多困境。如难以大规模推广、无法形成一体化产业集群等。如何让赏花经济为乡村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打造多元融合的产业生态。
首先,要创新赏花产品形式。赏花经济不能仅停留在“拍照打卡”层面,还需跨界推出“赏花+”新业态、新模式,比如举办赏花文化节,可融入花卉科普展览、花艺大赛、花卉主题音乐晚会、花卉摄影大赛等活动,也可开设“花田小课堂”,让孩子亲手播种花种、制作干花标本等,吸引游客赏花、参与特色体验活动,延长停留时间,刺激消费。
其次,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赏花体验。可开发赏花APP,提供精准赏花导航、花卉科普知识、实时花期预报、个性化推荐等服务,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可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花卉的3D模型展示、生长过程动画及穿插历史文化典故等,丰富赏花体验;可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游客实地赏花结束后,通过VR设备在家中沉浸式体验各地花海盛景,提升赏花经济影响力。
再次,要注重赏花经济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各地应探索赏花经济与特色农产品的结合,通过举办各种“赏花+美食”活动,营造消费场景,吸引游客消费、体验。比如有的地方在观花点分享当地特色美食,让游客边赏花、边品美食;与乡村民宿合作,打造花田民宿,让游客在花香环绕中栖居。这些举措,既丰富了旅游商品种类,又增加了旅游附加值。
最后,要加大赏花经济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可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民俗、传说、民间技艺等,在赏花景区的规划设计中,融入当地传统民俗图案;可以设置一些让游客参与的民俗体验项目,如制作与花卉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品、举办与花卉有关的传统民俗游戏活动,为赏花经济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