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陕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陕西城镇人口达2615万人,城镇化率达66.14%,27个县(市、区)的生产总值超200亿元。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省域经济的坚实支撑,也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力量。在经济转型的浪潮中,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不失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当前,低空经济作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万亿新蓝海”,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去年的全国两会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浙江、江苏、湖南等省(市)先后出台了低空经济发展相关方案,力图在这一新兴领域中抢占先机。陕西是航空大省,低空经济正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勉县成立了无人机产业园及智慧城市无人机低空大数据工作站;榆林市到西安市的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眉县举办了陕西县域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研讨会;商洛市首个现代化机场——丹凤通用机场建成;壶口瀑布、秦兵马俑、袁家村和白鹿原等景点开通了低空旅游服务……低空经济的各种应用场景已成为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县域资源禀赋高度契合,可以通过政策深化、场景应用、技术迭代和产业协同等,使其成为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例如,在智慧农业方面,无人机农业作业以无惧不规则地形特性,适合中西部县域分散农田管理,可实现精准植保与土地管理;在物流配送方面,通过构建“农村电商+中转站+无人机”配送体系,可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物流覆盖难、成本高等问题;在文旅融合方面,县域文旅品牌可通过低空技术赋能、打造低空游览航线,让游客从“平面观光”转为“立体旅游”;在工业或政务领域,低空技术结合数字系统,可在应急、巡检、测绘、监控等应用场景助力县域治理数字化转型。
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黄金窗口期,各县既要积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低空经济发展策略,也要大胆探索低空经济发展路径,不断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激活低空经济发展潜力,让低空经济“乘势而起”,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