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记者从西安市医疗保障局获悉:2024年以来,西安市持续提升医保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2024年,西安市资助46.17万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直接实施医疗救助90.49万人次,总计5.91亿元;基本实现定点零售药店追溯码应采尽采,全市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除基层卫生机构)门诊购药采集率达70%以上;上线药品比价系统,连通6000余家定点零售药店,覆盖23万条不同规格、型号、剂量药品数据;推行高频事项“全城通办”等便民举措,群众可线上自助办理40余项医保业务,大幅提高办事效率。
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岳岚介绍,2025年,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将从强化基金运行管理、办好为民实事、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能力、维护基金安全等方面着手,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为全面提升医保基金管理能力,西安市医疗保障局今年将重点整治骗保、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以及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不力、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加快建设医保数据专区,实现DeepSeek本地化部署应用,推进医保业务“视频办”“无感+信用”支付服务等建设,并开展“医保钱包”试点工作。
岳岚介绍:“今年,我们将竭力做好两件民生实事:一是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1个百分点,实施期限为12个月;二是开展集采药品‘三进’行动,推动集采药品‘三进’区县全覆盖,提升群众使用质优价廉的集采药品的可及性和便捷度。”
此外,西安市医疗保障局还将通过深化9项便民举措持续完善线上功能,进一步优化异地就医服务,深化“互联网+医保”服务;通过数字化手段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构建“四级联动”服务网络,推动服务下沉到村(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医保服务。(记者 陈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