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傍晚,在秦岭腹地的镇安县城,桂花路夜市飘来阵阵香气。烤串摊主熟练地翻转着铁签上的牛羊肉,食客们围坐闲聊:“现在,执法人员经常来查食材,摊主把肉的检疫证明都贴到摊位显眼处,咱吃得更放心了。”
今年以来,镇安县纪委监委以开展假冒伪劣产品集中整治为契机,将保障食品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紧盯食品安全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从农贸市场到校园食堂,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监督的“探照灯”照亮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每一个环节,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请问市场监管部门最近有没有开展过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督检查?”
“采购烧烤制品时是否要求供货商提供资质证照、肉制品检疫证明、出厂检验合格证?”
……
连日来,镇安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深入全县各大农贸批发市场、商超等,对食品安全职能部门履职和干部作风情况开展实地监督检查。
为让群众吃得放心,镇安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把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关注范畴,紧盯食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协调相关派驻机构、行业主管部门成立监督检查组,由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数据比对、现场核验、走访座谈等手段,发现并整改问题。2024年以来,镇安县食品安全投诉同比下降12%。
“我们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化优势,督促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等部门开展‘网格化+清单式’排查,建立重点单位动态监管台账,覆盖全县971家餐饮单位、25家大型超市。”镇安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张远雄介绍。
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镇安县纪委监委一方面针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食品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记录不规范等问题,现场梳理形成问题清单,点对点进行交办,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另一方面,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监管漏洞,督促县市场监管局制定餐饮单位专间建设规范等7项制度,切实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群众食品安全。
“现在,孩子一到周末就念叨幼儿园的饭菜好吃,我们也放心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了。”一位家长告诉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
校园食品安全是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大事,更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镇安县纪委监委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联合教体局、卫健局开展“校园安全守护行动”,对全县的中小学、幼儿园及托管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令限期整改,并要求主管部门每周上报整改进展。
同时,县纪委监委开通“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举报渠道,鼓励引导群众参与监督,督促县市场监管局全面自查自纠,及时移交问题线索,并对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全面起底排查,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搞变通等违纪违法问题。
开展集中整治以来,镇安县纪委监委督促开展网络订餐检查、夜市打假、校园及托管机构食品安全检查等5大行动,形成了“群众监督—线索处置—整改反馈”的闭环管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立足监督职能职责,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镇安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淡自强表示。(记者 郑斐 通讯员 杨莉)